诽谤除罪化?宪法法庭:诽谤罪刑罚规定,不违宪,但大法官释字第509号应补充,即言论如涉公益且经合理查证,不必处罚

判决字号  112年宪判字第8号【诽谤罪案(二)】
原分案号  110年度宪二字第247号
判决日期  112年06月09日
声请人  朱长生
案由 声请人分别声请解释宪法、法规范及裁判宪法审查
主文
1
一、刑法第310条第3项规定:「对于所诽谤之事,能证明其为真实者,不罚。但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者,不在此限。」所诽谤之事涉及公共利益,亦即非属上开但书所定之情形,表意人虽无法证明其言论为真实,惟如其于言论发表前确经合理查证程序,依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客观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论内容为真实者,即属合于上开规定所定不罚之要件。即使表意人于合理查证程序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实非真正,如表意人就该不实证据资料之引用,并未有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情事者,仍应属不罚之情形。至表意人是否符合合理查证之要求,应充分考量宪法保障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意旨,并依个案情节为适当之利益衡量。于此前提下,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即未违反宪法比例原则之要求,与宪法第11条保障言论自由之意旨尚属无违。于此范围内,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应予补充。
2
二、声请人一至八之声请为无理由,均予驳回。
理由
1
壹、声请案相关事实及声请人声请要旨等【1】
2
一、声请案相关事实、声请客体及声请人声请要旨【2】
3
(一)声请人一【3】
4
  声请人一涉以脸书及电子邮件传送文字、撷图于被害人之亲友、任职公司及员工,指摘传述足以贬损被害人名誉及社会评价之事。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09年度上易字第1662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一),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所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一认确定终局判决一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及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下称系争解释),有违宪疑义,于中华民国110年6月1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与系争解释违反比例原则,致侵害其言论自由等语。【4】
5
(二)声请人二【5】
6
        声请人二涉于个人脸书动态时报贴文,指摘传述贬损他人名誉及社会评价之事。案经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4年度上易字第615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二),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所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二认确定终局判决二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有违宪疑义,系争解释有补充或变更之必要,于109年2月19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以刑罚限制言论自由,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等语。【6】
7
(三)声请人三【7】
8
  声请人三涉以刊登报纸及自印刊物发送于不特定大众之方式,指摘传述足以毁损被害人名誉之事。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01年度上易字第2538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三),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三认确定终局判决三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规定,有违宪疑义,并认系争解释有补充或变更之必要,于106年11月21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规定未就基于宗教信仰及良知确信所发表具追求公益目的之言论,定有阻却违法或阻却责任规定,违反宪法第13条宗教自由及第11条言论自由之保障等语。【8】
9
(四)声请人四【9】
10
  声请人四涉于其所架设之公开网站,以其使用之账号刊载文章,其中具有足以毁损被害人名誉之内容。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1483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四),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四认确定终局判决四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有违宪疑义,于110年9月10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牴触宪法第11条、第23条,过度侵害其言论自由等语。【10】
11
(五)声请人五【11】
12
  声请人五涉于不特定人均可共见之「教育论坛部落格」网络留言板上刊登文章,供连结至该网页之不特定多数人浏览观看网页,其内容具有足以毁损被害人之人格、名誉及贬低其社会评价之文字。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04年度上易字第904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五),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五认确定终局判决五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及系争解释,有违宪疑义,于109年2月19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以刑罚限制人民言论自由,不符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侵害宪法第11条之言论自由等语。【12】
13
(六)声请人六【13】
14
  声请人六原为某幼儿园园长,其涉寄发书面公告于幼儿园各幼童家长,内容涉及足以毁损被害人名誉之文字。案经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104年度上诉字第714号刑事判决(下称确定终局判决六),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六认确定终局判决六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及系争解释,有违宪疑义,于109年3月30日声请解释宪法。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与系争解释违反比例原则,致侵害其言论自由等语。【14】
15
(七)声请人七【15】
16
  声请人七涉于其脸书账号之限时动态消息,张贴被害人照片,并在照片下方加入足以毁损被害人名誉之文字,使其脸书好友之多数人均得以浏览。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720号刑事判决(下称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七认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及其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规定,牴触宪法,于112年2月22日声请法规范及裁判宪法审查。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规定箝制人民受宪法保障发表言论之自由,违背比例原则;又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适用刑法妨害名誉罪章,未予无罪判决,亦违反宪法比例原则等而违宪等语。【16】
17
(八)声请人八【17】
18
  声请人八涉于诉外人脸书之贴文下留言,其内容涉及足以贬损被害人之人格与社会评价之文字,供不特定多数人得以阅览。案经台湾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211号刑事判决(下称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以刑法第310条第2项规定之罪论处罪刑确定。声请人八认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及其所适用之刑法第310条规定与系争解释,牴触宪法,并认系争解释有变更之必要,于112年3月13日声请法规范及裁判宪法审查。其主张意旨略以:刑法第310条第1项及第2项规定未限缩刑罚权范围,及同条第3项但书规定使人民陈述真实之言论仍受刑事处罚,均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及宪法第11条言论自由之保障;系争解释应予变更;另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因适用违宪之法规范而牴触宪法等语。【18】
19
二、相关法规范变动情形【19】
20
  现行刑法第310条规定系于108年12月25日修正公布,其中第1项规定首句增加逗点,修正为「意图散布于众,而指摘……。」第1项及第2项所定罚金数额,则依刑法施行法第1条之1第2项规定,分别调整为1万5,000元及3万元,其条文规范内容于修正前后均未改变,本庭爰依现行规定予以审查。【20】
21
贰、受理要件之审查及审理程序等【21】
22
一、受理要件之审查【22】
23
  按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尽审级救济之案件,对于所受不利确定终局裁判所适用之法规范或该裁判,认有牴触宪法者,得于该裁判送达后6个月之不变期间内,声请宪法法庭为宣告违宪之判决;宪法诉讼法(下称宪诉法)修正施行前已系属而尚未终结之案件,除该法别有规定外,适用修正施行后之规定。但案件得否受理,依修正施行前之规定,宪诉法第59条、第90条第1项定有明文。次按人民、法人或政党声请解释宪法,须于其宪法上所保障之权利,遭受不法侵害,经依法定程序提起诉讼,对于确定终局裁判所适用之法律或命令,发生有牴触宪法之疑义者,始得为之,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下称大审法)第5条第1项第2款亦定有明文。【23】
24
  次按,法规范审查案件,经司法院解释宣告不违宪或作成其他宪法判断者,除有宪诉法所定之情形外,任何人均不得就相同法规范或争议声请判决;人民对于经司法院解释宣告未违宪之法规范,因宪法或相关法规范修正,或相关社会情事有重大变更,认有重行认定与判断之必要者,得依宪诉法第3章所定程序,声请宪法法庭为变更之判决,宪诉法第42条第1项及第2项亦定有明文。【24】
25
  查声请人一至八之法规范审查之声请,均涉及刑法第310条所定之诽谤罪规定,声请人三及七另就刑法第311条规定,声请法规范审查。而89年7月7日公布之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即系争解释,固曾于解释文中宣示刑法第310条第1项及第2项所定诽谤罪符合宪法第23条规定之意旨,同条第3项规定亦与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之旨趣并无牴触,另亦于解释理由中指出刑法第311条规定不生牴触宪法问题。惟系争解释作成至今已逾20年,其间通讯传播科技快速发展,传播媒体型态产生剧烈变化,社交媒体兴起且蓬勃发展,凡此均改变了个人与社会生活型态,也大幅影响人与人间之互动模式。基于此等社会情事之重大变更,本庭就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所构成之诽谤罪规定之合宪性,已有重行认定与判断之必要。【25】
26
  次查,宪诉法于111年1月4日修正施行,声请人一至六之声请案于宪诉法修正施行前均已系属,其受理与否,应依大审法第5条第1项第2款规定决之;声请人七及八之声请案受理与否,则应依宪诉法相关规定决之。声请人一至六就刑法第310条规定、声请人三另就刑法第311条规定所为声请,核均与大审法第5条第1项第2款所定要件相符。声请人七就刑法第310条、第311条规定及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所为声请、声请人八就刑法第310条及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所为声请,核均与宪诉法第59条第1项及第2项所定要件相符。是声请人一至八之声请均合法,爰予受理;又,其声请法规范审查之声请标的既相同,应予合并审理。【26】
27
二、言词辩论程序【27】
28
  本庭于112年3月14日行言词辩论,声请人一至六及关系机关法务部经通知并到庭陈述意见。本庭另邀请专家学者及鉴定机关监察院国家人权委员会到庭陈述意见。至声请人七及八于本案行言词辩论后始向本庭声请宪法裁判,故未参与言词辩论。【28】
29
  声请人一至六及关系机关言词辩论之陈述要旨如下:【29】
30
(一)声请人一【30】
31
  刑法第310条规定并未顾及是否有侵害较小亦能达成相同目的之手段,如民事损害赔偿或回复名誉之措施,已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侵害宪法第11条所保障之言论自由等语。【31】
32
(二)声请人二【32】
33
  1.刑法第310条规定立法目的所保障之个人名誉及隐私法益,非属特别重要公益;2.纵对表意人科以刑罚,倘其言论仍于网络中被一再搜寻、閲览,对被害人名誉及隐私之损害未止,刑罚显无法达成保护个人名誉及隐私之目的,相较而言,民事损害赔偿及回复名誉之适当措施更能达到回复名誉之效果,是刑法第310条规定已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侵害宪法第11条所保障之言论自由;3.对于非网络载体而无法调控之言论,刑法第310条规定应限于表意人对所指摘传述之内容明知其不实时,始得以刑罚相绳等语。【33】
34
(三)声请人三【34】
35
  1.刑法第310条第1项规定应予合宪性限缩解释,不应罚及行为人基于信仰宗教教义之理解及确信所为之言论,系争解释于此范围内有补充之必要;2.刑法第310条第3项规定对于涉及价值观或宗教观等言论,不应要求表意人自证其为真实始能免责,表意人仅需有相当理由确信所言为真实,即可免责,又检察官或自诉人于诉讼程序中,应就行为人所为言论系属虚伪负举证责任等语。【35】
36
(四)声请人四【36】
37
  1.言论自由系基本人权,非仅因现代社会网络霸凌日趋增多,或尚有他国设有诽谤罪,即以刑罚相绳;2.诽谤罪除罪化,除避免侵害人民言论自由外,亦减轻法官及检察官之工作负担;3.民事损害赔偿同样可达成刑法第310条所定诽谤罪之立法目的等语。【37】
38
(五)声请人五【38】
39
  1.刑法第310条规定限制人民言论自由所受损害,显大于其立法目的所维护之名誉及隐私权利益,且就名誉及隐私权之维护,尚得选择金钱赔偿、适当回复处分、删除发表于载体上之言论或行政罚方式为之,是该规定已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侵害宪法第11条所保障之言论自由;2.行为人之言论必须存有「明知所言不实(直接故意)」或出于「无视真假高度轻率(未必故意)」之主观不法,始负刑事责任,是系争解释应予变更等语。【39】
40
(六)声请人六【40】
41
  1.刑法第310条规定立法目的所保障之个人名誉及隐私法益非属特别重要公益,刑罚亦非最小侵害手段,违反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侵害宪法第11条所保障之言论自由;2.系争解释就刑法第310条规定,未审查比例原则中,除目的性外之其他子原则,又其应为限缩解释,即行为人对所指摘传述之内容明知其不实之情形,始构成刑法第310条规定之罪等语。【41】
42
(七)关系机关法务部【42】
43
  1.刑法第310条所定诽谤罪未侵害宪法第11条保障之言论自由:(1)刑法第310条规定所保护之法益为宪法保障之名誉权及隐私权,该等权利与言论自由冲突时,立法者应有优先权限采取适当规范与手段,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规定即为基本权之最适调和。(2)刑法第310条规定无违反比例原则:以刑事处罚限制言论自由非我国特有,为立法者之立法政策选择;刑法第310条规定有助于人民名誉与隐私权保护,具适当性;刑罚具预防作用,较民事损害赔偿佳,具必要性,刑法第310条规定亦符合狭义比例原则;当前因网络科技与传播生态之发展,诽谤言论对被害人名誉及隐私侵害更大,是刑法第310条规定之合宪性更无法挑战。2.系争解释无补充或变更之必要:立法者决定诽谤罪刑事处罚之必要性,属立法形成自由,释宪机关应予以尊重,且系争解释就刑法第310条规定之合宪性已为完整阐释,尚无补充或变更之必要等语。【43】
44
参、审查标的【44】
45
一、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第310条规定:「(第1项)意图散布于众,而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之事者,为诽谤罪……。(第2项)散布文字、图画犯前项之罪者……。(第3项)对于所诽谤之事,能证明其为真实者,不罚。但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者,不在此限。」(下依序分称系争规定一至三)第311条规定:「以善意发表言论,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罚:……。」(下称系争规定四)。【45】
46
二、台湾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720号刑事判决(即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46】
47
三、台湾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211号刑事判决(即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47】
48
肆、形成主文之法律上意见【48】
49
一、审查原则【49】
50
  人民之言论自由有实现自我、沟通意见、追求真理、满足人民知的权利、形成公意及促进各种政治与社会活动之功能,乃维持民主多元社会健全发展不可或缺之机制(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参照),受宪法第11条明文保障。其保障之内容,包括主观意见之表达及客观事实之陈述(司法院释字第577号解释参照)。【50】
51
  人民之名誉权,系保障个人之人格、品行于社会生活中之人格整体评价,不受恶意贬抑、减损之权利,乃以人性尊严为核心之人格权之一环,其旨在维护个人主体性、自我价值及人格之完整,并为实现人性尊严所必要,受宪法第22条所保障 (司法院释字第656号解释参照)。【51】
52
  以上两种权利,应受宪法无分轩轾之保障,国家原则上均应给予其最大限度之保障。惟人民因言论表达而损及他人之名誉时,同受宪法保障之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即发生冲突,国家对此首须致力于调和两种宪法基本权保障要求;难以兼顾时,即须依权利冲突之态样,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保障及限制,为适当之利益衡量与决定,俾使两者之宪法保障能获致合理均衡,以符比例原则之要求。至于利益衡量之标准,则应充分考量首揭言论自由于民主社会之各种功能与重要意义,以及个人名誉权受侵犯之方式、程度与范围。【52】
53
  言论依其内容属性与传播方式,对公共事务之信息提供、意见沟通与讨论之助益与贡献自有不同。因此,于名誉权与言论自由间为个案利益衡量时,应特别考量言论对公益论辩之贡献度。一般而言,言论内容涉及公共事务而与公共利益有关者,通常有助于民主社会之公意形成、公共事务之认知、沟通与讨论,其对公益论辩之贡献度较高;而言论内容涉及私人生活领域之事务者,其对公益论辩之贡献度则较低。惟事实性言论因具信息提供性质,且客观上有真伪、对错之分,如表意人所为事实性言论,并未提供佐证依据,仅属单纯宣称者,即使言论内容涉及公共事务而与公共利益有关,因言论接收者难以判断其可信度,此种事实性言论之公益论辩贡献度亦不高。言论之公益论辩贡献度愈高,通常言论自由受保障之程度应愈高,而言论所指述者之名誉权保障程度即应相对退让。反之,言论之公益论辩贡献度愈低,通常言论所指述者之名誉权保障程度即愈高。【53】
54
  又,立法者为保护个人之名誉权,固非不得就言论自由依其传播方式,采刑罚制裁手段予以限制(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参照),惟鉴于刑罚制裁之最后手段性及对言论表达可能带来寒蝉效应,致危害言论自由作为民主社会础石之重要功能,立法者就涉及毁损他人名誉之诽谤言论之刑事处罚要件规定,尤应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保障,参酌上述标准,为充分之利益调合与衡量。是涉及限制言论表达之诽谤言论之刑事处罚规定,除其立法目的应系维护宪法上重要权利或重大公共利益,其所采刑罚手段对言论自由所为之限制,应有助于目的之达成,又别无其他相同有效达成目的而侵害较小之手段可资运用,且其为保护被害人宪法上名誉权而就言论自由所施加之限制,须经适当之利益衡量,使宪法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保障间仍维持合理均衡,始符合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之要求。【54】
55
二、本庭之审查【55】
56
(一)系争规定一至四部分【56】
57
  1.系争规定一及二所定诽谤罪及加重诽谤罪,涉及对宪法言论自由之限制,其是否违反宪法比例原则之要求,应就系争规定一至四整体观察判断之【57】
58
  系争规定一及二所定诽谤罪及加重诽谤罪,系就意图散布于众,而以言词或文字、图画,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之事之行为所为处罚,涉及对宪法言论自由之限制。而诽谤罪或加重诽谤罪之成立,除言论表达行为须符合系争规定一或二之犯罪构成要件外,尚须不具系争规定四所定特别阻却违法事由,且不符系争规定三所特设之言论真实性抗辩要件规定,始足当之,是刑法系争规定一至四,共同构成刑法对诽谤言论之犯罪处罚规定。诽谤罪与加重诽谤罪就言论自由之限制,是否符合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之要求,即须就系争规定一至四整体观察判断之。【58】
59
  2.诽谤罪处罚规定之立法目的,系为保护宪法上之重要权利;其所采刑罚手段就目的之达成而言,尚属适当且必要【59】
60
  就诽谤罪处罚规定之立法目的言,其系于兼顾宪法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保障之前提下,对特定情状与态样之毁损他人名誉之言论予以限制,以保护他人名誉权;其所欲追求之目的,乃保护宪法上重要权利,自属合宪正当。立法者采刑罚手段,对毁损他人名誉之行为施以制裁,基于刑罚之一般及特别预防功能,其手段应有助于保护名誉权目的之达成,而符合比例原则之适合性要求。【60】
61
  再就其手段之必要性言,现行法制下,立法者尚无其他与刑罚规定相同有效,但侵害较小之替代手段可资采用。且立法者尚以系争规定三及四之不予处罚规定,进一步限缩诽谤言论之处罚范围。其中系争规定四明定:「以善意发表言论,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罚:……。」乃立法者就诽谤罪所特设之阻却违法事由(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参照),凡属系争规定四所列善意发表言论之情形者,立法者均予排除于诽谤罪处罚范围之外。此外,凡诽谤言论符合系争规定三前段之规定,且非属其但书所定情形者,立法者亦明定为不罚。立法者藉由此等限缩诽谤罪处罚范围之规定,亦进一步限缩诽谤罪处罚规定对言论自由之限制范围。是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尚属合于比例原则之必要性要求。【61】
62
  3.系争规定三但书规定,与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尚属无违。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于特定前提下,与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始属无违;于此范围内,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应予补充【62】 
63
  由于立法者就诽谤罪之处罚,于系争规定一及二之构成要件,与系争规定四之特别阻却违法事由之规定外,另以系争规定三明定言论真实性抗辩规定,因此凡所诽谤之事合于系争规定三前段所定要件者,即属不罚之行为,是系争规定三前段之不予处罚要件之规定,以及其但书排除适用前段所定真实性抗辩之规定,乃属立法者为谋求宪法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之合理均衡,就诽谤言论之处罚,所设最后一道总括性利益衡量防线。因此,有关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是否合于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即应以系争规定三为主要审查客体。【63】
64
  系争规定三明定:「对于所诽谤之事,能证明其为真实者,不罚。但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者,不在此限。」依此,凡所诽谤之事,属但书规定所称「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之范畴者,即无前段规定之适用。换言之,表意人所诽谤之事非涉及与公共利益无关之私德事务者,其所为诽谤言论,即有因符合前段规定而不罚之可能。以下分别分析其是否合于相称性要求。【64】
65
  (1)系争规定三但书规定部分【65】
66
  立法者于系争规定一及二有关诽谤言论之犯罪构成要件之设定,本即未以所诽谤之事非属真实为前提要件。而基于系争规定三但书规定,凡表意人所诽谤之事,属「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之范畴者,既无立法者于系争规定三前段所特设之真实性抗辩规定之适用,其结果,表意人就其所诽谤之事,纵使自认可证明其为真实者,亦无排除犯罪处罚之效力。就此而言,立法者就「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之诽谤言论,系采被指述者之名誉权一律优先于表意人言论自由而受保护之利益衡量决定。【66】
67
  查诽谤罪所欲处罚之诽谤言论,固须属客观上可辨别真伪之事实性言论,不及于无真伪对错可言之价值判断或主观评价性言论。然事实性与评价性言论本难截然划分,且庶民日常生活沟通往来所使用之用语、语句或表意方式,不乏兼具事实性与负面评价性意涵者,此等言论表达方式纵具有事实指涉性意涵,然客观上常无法证明其为真,亦无法证明其为伪。此于涉及私德之诽谤言论时,尤为如此。盖所谓「私德」,往往涉及个人生活习性、修养、价值观与人格特质等,且与个人私生活之经营方式密不可分,乃属宪法第22条所保障之隐私权范围,甚至可能触及人性尊严之核心领域。此类涉及个人私德之事之言论指述,常藉助于上述兼具事实性与负面评价性意涵之用语、语句或表意方式,本即难以证明其真伪。然如仍欲于刑事诉讼程序上辨其真伪,无论由检察官或表意人负举证责任,于证据调查程序中,势必须介入被指述者隐私权领域,甚至迫使其揭露隐私于众,或使被指述者不得不就自身隐私事项与表意人为公开辩驳。此等情形下,被指述者之隐私权将遭受侵犯。因此,如立法者欲使涉及私德之言论指述,得享有真实性抗辩者,即须具备限制被指述者隐私权之正当理据,事涉公共利益之理由即属之(如高阶政府官员或政治人物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饮宴、交际等,攸关人民对其之信任)。反之,如涉及私德之诽谤言论,与公共利益无关时,客观上实欠缺独厚表意人之言论自由,而置被害人之名誉权及隐私权保护于不顾之正当理由。从而,此种情形下,表意人言论自由自应完全退让于被指述者名誉权与隐私权之保护。【67】
68
  综上,系争规定三但书之规定,仅将涉于私德且无关公共利益之诽谤言论,排除于系争规定三前段所定真实性抗辩规定适用范围之外,以保护被指述者之名誉权与隐私权;其余与公共利益有关之诽谤言论,包括言论内容虽涉于私德但与公共利益有关,以及言论内容无涉私德之情形,均仍有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之适用,表意人因而有不受处罚之可能。是系争规定三但书之规定,堪认已就表意人之言论自由,与受诽谤言论所指述者之名誉权与隐私权之保护,为适当之衡平考量。就此而言,系争规定三但书规定部分,尚无违宪法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68】
69
   (2) 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部分【69】
70
  系争规定三前段所定言论真实性抗辩规定,既仅适用于与公共利益有关之诽谤言论,其是否合于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端视立法者于此是否就表意人之言论自由,与被指述者之名誉权,为充分且适当之利益衡量,因而使二者间之损益关系,仍维持合理均衡。【70】
71
  就系争规定三前段之规定而言,其所称「对于所诽谤之事,能证明其为真实者,不罚」,系以言论内容与事实相符者,为不罚之条件,并非谓行为人必须自行证明其言论内容确属真实,始能免于刑责(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参照)。就此而言,立法者对于涉及公共利益之诽谤言论,系以「言论真实性」作为最终调节表意人言论自由与被指述者名誉权保护间之消长之基准:凡诽谤言论合于「言论真实性」要求者,被指述者名誉权之保护即应退让于表意人之言论自由;反之,诽谤言论不合于「言论真实性」要求者,表意人之言论自由则应退让于被指述者名誉权之保护。【71】
72
  然而,所谓「言论真实性」要求,非可迳解为系要求言论内容之客观、绝对真实性。事实性言论,尤其媒体就公共领域相关新闻、事件之追踪、报导,于报导时,往往尚不存在全知视角下之绝对真实性,于报导之事件尚发展或进行中时尤然;且报导主题涉及政治、经济与社会重大事件时,牵涉之人、事、物范围愈大,即愈难于揭露、报导该事件之初,求其所谓客观、绝对真实性。如认包括以媒体报导方式所呈现之诽谤言论,表意人仅能以言论内容之客观、绝对真实性为抗辩,始得免受刑罚,不啻令媒体仅能于事过境迁,甚至已有司法定论时,始得为相关事件之报导。如此一来,恐将大幅度压缩报导性言论自由之空间,并斲伤言论自由于民主社会所应发挥之满足人民知的权利,及监督政府与公共事务等重要功能。是此等法律解释方式,于表意人言论自由与被指述者名誉权保护间之利益衡量,显有失衡之虑。【72】
73
  另一方面,于民主社会中,各种涉及公共利益议题之事实性言论,乃人民据以为相关公共事务之认知与评价之基础,其如于结合电子网络之传播媒体上所为时,尤因其无远弗届之传播力,以及无时间限制之反覆传播可能性,对阅听群众之影响力极大,且阅听者往往无法自行查证、辨其真伪。因此,正是基于维护负有多重使命之言论自由,当代民主社会之事实性信息提供者,无论是媒体或一般人,均应负有一定程度之真实查证义务,而不得恣意散播不实或真假难辨之信息于众,助长假新闻、假讯息肆意流窜,致颠覆自由言论市场之事实根基。况基于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而散播假新闻或假讯息,本不受宪法言论自由之保障。于言论内容有毁损他人名誉之虞时,表意人就其言论内容之可信性,更应承担一定程度之真实查证义务,以避免侵害他人名誉权。【73】
74
  基此,为维护事实性言论发表之合理空间,并避免不实或真假难辨言论冲击社会生活,同时兼顾诽谤言论被指述者之名誉权,系争规定三前段所涉及之言论内容真实性,应不限于客观、绝对真实性,亦包括于事实探求程序中所得出之相对真实性,即表意人经由合理查证程序,依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客观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论内容为真实者,即属合于系争规定三前段所定不予处罚之要件。即使表意人于合理查证程序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实非真正,却成为表意人所为诽谤言论基础之情形,只要表意人就该不实证据资料之引用,并非基于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仍得因其客观上已践行合理查证程序,而有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之适用。于此情形,表意人应提出相关证据资料,俾以主张其业已践行合理查证程序;其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客观上应可合理相信其所发表之言论内容为真实;表意人如涉及引用不实证据资料,则应由检察官或自诉人证明其系基于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所致,始得排除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之适用。【74】
75
  反之,如表意人就其涉及公共利益之诽谤言论,事前未经合理查证,包括完全未经查证、查证程度明显不足,以及查证所得证据资料,客观上尚不足据以合理相信言论所涉事实应为真实等情形,或表意人系因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而引用不实证据资料为其诽谤言论之基础者,则该等诽谤言论即与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不符,不得享有不予处罚之利益。【75】
76
  从而,表意人就其诽谤言论之事前合理查证程序,即为调和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二大基本权利之枢纽:表意人符合事前合理查证程序之要求,于涉及引用不实证据资料时,亦未存有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情事,则即使属诽谤言论,亦受到宪法言论自由之保障,而被指述者之名誉权亦因表意人负有事前合理查证义务,而受到一定程度之尊重与维护。反之,表意人就其诽谤言论,不符事前合理查证程序之要求,或于涉及引用不实证据资料时,确有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情事,此时并未受到最低限度尊重与维护之被指述者名誉权,自应优先于表意人之言论自由而受保护。于此前提下,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始符合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因而系争规定一至四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即无违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76】
77
  至于表意人事前查证程序是否充分且合理之判断,应再次衡酌表意人言论自由,与诽谤言论所指述者之名誉权间之衡平关系。对此,应依个案情形,具体考量表意人指摘或传述诽谤言论之方式、散布力与影响力、所为言论对被指述者名誉之毁损方式、程度与影响范围,及该言论对公益论辩之贡献度。从而,于传播媒体(包括大众传播媒体、社群媒体与自媒体等)上所为诽谤言论,因其散布力与影响力均极强大,诽谤言论一经发表,并被阅听者转贴、转载后,往往可对被指述者之名誉造成难以挽救之毁损,是表意人所应践行之事前查证程序,较诸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以言词所为口耳间传播之诽谤言论,自应更为周密且严谨。另一方面,基于言论自由对民主社会所具有之多种重要功能,言论内容对公益论辩之贡献度愈高者,例如对满足人民知的权利,及监督政府与公共事务之助益程度愈高,表意人固非得免于事前查证义务,惟于表意人不具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之前提下,其容错空间相对而言亦应愈大,以维护事实性言论之合理发表空间,避免产生寒蝉效应。【77】
78
   4.小结【78】
79
  综上,表意人对所诽谤之涉及公共利益之事,虽无法证明其言论为真实,惟如其于言论发表前确经合理查证程序,依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客观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论内容为真实者,即应属合于系争规定三前段所定不罚之要件。即使表意人于合理查证程序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实非真正,如其就该不实证据资料之引用,并未有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情事者,仍应属不罚之情形。于此前提下,系争规定三前段规定,以及系争规定一至四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始与比例原则之相称性要求无违;从而,系争规定一至四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即未违反宪法比例原则之要求,与宪法第11条保障言论自由之意旨尚属无违。于此范围内,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应予补充。声请人一至八就法规范宪法审查之声请核均无理由,应予驳回。【79】
80
(二)裁判宪法审查部分【80】
81
  按宪诉法第59条第1项所定裁判宪法审查制度,系赋予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尽审级救济之案件,认确定终局裁判解释及适用法律,有误认或忽略基本权利重要意义,或违反通常情况下所理解之宪法价值等牴触宪法之情形时(宪诉法第59条第1项规定立法理由参照),得声请宪法法庭为宣告违宪之判决。准此,声请人七及八分别就其所受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及八声请裁判宪法审查部分,本庭爰就各该判决对系争规定一至四之解释、适用,是否误认或忽视宪法所保障之言论自由或名誉权之重要意义,而为审查。【81】
82
  1.系争确定终局判决七【82】
83
  查该判决明示,系争规定一及二所定诽谤罪,虽构成言论自由之限制,惟系为保护个人之法益,及防止妨碍他人之自由权利所必要而制定;且依系争规定三之规定意旨,行为人虽不能证明言论内容为真实,但依其所提证据资料,认为行为人有相当理由确信其为真实者,即不能以诽谤罪之刑责相绳。据此,该判决进而以声请人七「于无任何证据之情形下,亦未加以查证,即为系争图文之张贴,而该内容亦仅系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该判决理由三、(七)参照)为由,认声请人七显有诽谤之犯意等,依加重诽谤罪论处罪刑。核该判决之理由,可认已充分考量宪法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障之意旨,其就相关法律之解释、适用,均难谓有牴触宪法之情事,与本庭前述见解亦未有本质差异。是声请人七此部分之声请核无理由,应予驳回。【83】
84
  2.系争确定终局判决八【84】
85
  查该判决就有关是否课予诽谤罪责之判断,明示采以下审查基准:「行为人就其发表非涉及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有关之言论所凭之证据资料,至少应有相当理由确信其为真实,即主观上应有确信『所指摘或传述之事为真实』之认识。倘行为人主观上无对其『所指摘或传述之事为不实』之认识,即不成立诽谤罪;惟若无相当理由确信为真实,迳予无中生有、杜撰事实,甚或以情绪性之谩骂字眼,在公共场合为不实之陈述,达于诽谤他人之程度,即非不得以诽谤罪相绳」(该判决理由贰、一、(二)参照)。基此,该判决进而以声请人八未尽查证义务,其所发表之留言亦无所本,且所指摘或传述之内容仅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不具相当理由确信为真实等为由,认成立加重诽谤罪而论处罪刑。核该判决之理由,可认已充分考量宪法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障之意旨,其就相关法律之解释、适用,均难谓有牴触宪法之情事,与本庭前述见解亦未有本质差异。是声请人八此部分之声请核无理由,应予驳回。【85】
86
伍、结论【86】    
87
一、依系争规定三之规定,所诽谤之事涉及公共利益,亦即非属上开但书所定之情形,表意人虽无法证明其言论为真实,惟如其于言论发表前确经合理查证程序,依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客观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论内容为真实者,即属合于上开规定所定不罚之要件。即使表意人于合理查证程序所取得之证据资料实非真正,如表意人就该不实证据资料之引用,并未有明知或重大轻率之恶意情事者,仍应属不罚之情形。至表意人是否符合合理查证之要求,应充分考量宪法保障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意旨,并依个案情节为适当之利益衡量。于此前提下,刑法第310条及第311条所构成之诽谤罪处罚规定,整体而言,即未违反宪法比例原则之要求,与宪法第11条保障言论自由之意旨尚属无违。于此范围内,司法院释字第509号解释应予补充。【87】
88
二、声请人一至八之声请为无理由,均予驳回。【88】

中 华 民 国 l12年 6月 9 日
 宪法法庭   审判长  大法官   许 宗力
                               大法官 蔡炯炖  黄虹霞   吴陈鐶
                                           蔡明诚  林俊益   许志雄
                                           张琼文  黄瑞明   詹森林
                                           黄昭元  谢铭洋   吕太郎
                                           杨惠钦  蔡宗珍